漂流一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章 逆袭契机,改制之争,漂流一族,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再把目光转到冷藏厂这边。这冷藏厂啊,就像个还没长大的巨婴,死死地拽着外贸公司的衣角不撒手,靠着储存出口花生米维持生计。自自从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一员以来,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活动变得异常活跃,各种商品通过海运、空运等途径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各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冷藏厂的业务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许多企业因此赚得盆满钵满。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最近两年市场环境似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个体经营者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他们纷纷效仿,开始建立自己的小型冷藏库。这些小型冷藏库的建立,就如同爆米花机中的玉米粒一样,“砰砰”地一个接一个地冒了出来,形成了一个跟风的热潮。
这些新建的冷藏库,设备先进得就差没上天了,价格还低得能让同行吐血,简直就是一群 “价格杀手”。它们一出现,就像一阵狂风,把原本属于传统冷藏厂的客户全都卷走了。传统冷藏厂这下彻底懵圈了,被一个超级大难题死死地困住 —— 设备更新换代的费用高得能把人吓出心脏病。好多老设备还在那儿拼了老命地运转,就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还在咬着牙硬撑,可谁都知道,这种日子长不了,要不了多久,冷藏厂的收入就会像坐滑梯一样,一路下滑,拦都拦不住。
在那副食品批发市场,老旧的大棚就像风烛残年的老头,被秋风一吹,吱呀作响,好似扯着破锣嗓子哼着凄凉的小曲儿。这市场本有 200 个交易摊位,好家伙,现在却只有仨摊位还在顽强营业,其他的全空落落的,跟被人遗忘的角落似的,冷清得让人心里直发毛。这惨淡的经营状况,就像写在脸上的 “我不行了”,明明白白地宣告着萧条和不景气。
程浩然风风火火地来到副食品批发市场的经理办公室,打算跟谢立长经理来一场面对面的深度交流。结果到那儿一问,好家伙,谢经理正忙着接待贵客呢。程浩然也不着急走,找了个地儿一坐,就开启了耐心等待模式,心里想着:“我倒要看看这贵客啥时候聊完。”
过了好一会儿,谢立长经理总算是结束了和客人的促膝长谈,一路小跑回了自己办公室。一瞧见程浩然,谢立长经理那表情,就跟见着大领导似的,诚惶诚恐得不行,点头哈腰地说道:“程总,您可算来啦,快请快请,指导指导我们这小破摊儿。” 程浩然也不跟他客气,开门见山地就问起市场的经营状况,想摸摸这生意到底做到啥地步了。
谢立长经理一听这话,脸上的褶子都皱成了个 “苦” 字,语气里满是愁绪:“程总啊,咱现在这日子,那真是举步维艰,每天都像在熬大夜,一眼望不到头。您瞅瞅,论地理位置,论经营策略的灵活劲儿,咱咋比得过工商局搞起来的平阳路农贸批发市场啊,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程浩然听了,抛出一个关键问题:“既然这样,你们就没想过整点招儿,提升提升市场竞争力?”
谢立长深吸一口气,像下了天大的决心,大声说道:“我们打算转变经营方向,把这副食品批发市场改成灯具市场!”
“啥?建灯具市场?” 程浩然眼睛瞪得像铜铃,这想法可真是够大胆的,就像突然从平地跳到了山顶。“这可是隔行如隔山呐,说说,你们为啥有这想法?” 程浩然接着追问。
“程总呐,您瞅瞅现在国内这房地产市场,简直就跟那烧开了的水壶,热气腾腾,热闹得不行!商品房跟不要钱似的被抢购,房价也是蹭蹭往上涨,这可给整个行业打了一剂超强的‘兴奋剂’,到处都活力满满。” 谢立长一边说着,一边手舞足蹈,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彩,“老百姓欢欢喜喜买了新房,下一件事儿指定就是琢磨着咋装修了。这装修啊,灯具还有那些装饰材料,那可是一样都不能少,就跟炒菜不能没盐似的。可咱瀛海市呢,到现在都还没个正儿八经的大型灯具批发市场,这就好比做饭没锅,可太不方便了,当地居民的选择那叫一个受限。”
“您再看看南方,人家那灯具市场,发展得就跟开了火箭似的,营销活动一场接着一场,热闹得像过年,产品种类多到让人眼花缭乱,消费者都爱得不行。” 谢立长凑近了些,神秘兮兮又满怀期待地说,“我就琢磨着,咱能不能来个招商引资,和南方那些灯具客户好好唠唠,一起研究研究搞个灯具批发市场的事儿。我特希望能得到公司的支持,把咱现有的市场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超专业的灯具批发市场。您今天来这儿,可真是老天爷都在帮我,给了我这么好一个机会向您汇报我的计划。”
在和程总会面的过程中,谢立长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浑身散发着挡都挡不住的热情和活力。他口若悬河,把自己那关于公司业务转型的全新商业计划,也就是改行搞灯具批发市场的构想,讲得那叫一个头头是道。他一边说,一边还配上各种夸张的手势,那言语里,对灯具行业的理解深刻得就像一口望不到底的深井,对市场前景的乐观预期更是像阳光一样灿烂。谢立长讲着讲着,眼里满是期待,就盼着公司能支持他这转型计划,他心里笃定,这一转,公司肯定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天地。
程浩然坐在那儿,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谢立长,耳朵竖得高高的,一个字都不想错过。谢立长的每一句话,都像一颗小石子,在他心里的湖面上激起层层涟漪。程浩然心里琢磨着,一直守着这没什么起色、看不到希望的老市场,还不如咬咬牙,大胆迈出这一步,拼他一把。说不定啊,这一拼,就能给公司的未来拼出一条光明大道,带来新的希望曙光呢 。
程浩然在心里翻来覆去地把事儿琢磨了个底儿掉,那眉头皱得跟拧麻花似的,终于,他一拍大腿,下了决心。只见他胸脯一挺,脸上带着那股子不容置疑的劲儿,对着谢立长就开了口:“嘿,我说立长啊,你们这次在开拓市场这事儿上,那思路简直绝了,跟开了天眼似的!我琢磨着啊,你们把这些经营思路,还有具体计划啥的,像客户来源咋分析的,改造成本得花多少钱,经营方式是啥样儿,预期收入能有多少,都一股脑儿整理成一个详细的立项报告。完了提交给公司的经理办公会,让这事儿成为咱重点研究讨论的对象,保准能在公司掀起一阵大风浪!”
谢立长一听,眼睛刷地一下亮了,跟发现新大陆似的,兴奋地嚷嚷道:“哎呀妈呀,这可太好了!我就盼着公司能给咱们来个全方位的支持,到时候咱们肯定能在市场上大干一场!” 那声音里,满满的都是对未来的憧憬,还有一想到市场班子的努力能被认可,那股子高兴劲儿都快溢出来了 。
“小汤,咱撤,回公司咯!” 程浩然一边跟谢立长他们挥手作别,一边扯着嗓子喊。那架势,就跟打完胜仗凯旋的将军似的,迈着大步走向车子,一抬腿就钻进了车里。回想起这次基层巡视,谢立长他们这儿,可真是给他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就像在他心里刻下了一道深深的印记。
谁能想到,这么一个原本病恹恹、眼看着就要 “断气” 的市场,这些基层干部们愣是没躺平、没混日子。一个个拉满弓似的,脑袋一转,观念说变就变,大胆地这儿试试、那儿闯闯,那股子敢为天下先的劲儿,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烧得人热血沸腾。程浩然心里那叫一个感慨,这样积极的经营行为,公司必须得狠狠支持,这勇于创新的精神,更是得在公司里大张旗鼓地宣传,让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这股子冲劲!
程浩然舒舒服服地窝在后座上,眼睛一闭,脑袋往后一仰,靠在那软乎乎的靠背上。此刻他心里不禁感叹,实际上,真正的收获往往是不期而遇的,它可能在你最不经意的时刻出现。就比如这次下基层,本是带着常规巡查的任务,哪晓得竟像开启了一场惊喜盲盒大冒险。这些意外收获如同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得他晕头转向却又满心欢喜 。他在心里默默盘算着,一回到公司,就得赶紧把这些事儿都安排上,让公司也跟着这股创新的东风,一路狂飙!
一想到这儿,程浩然就有些坐不住了,恨不得立马飞回公司,将这份激情与动力传递给每一个人。他轻轻拍了拍司机的肩膀,催促道:“小汤,再开快点,咱们得赶紧回去,时间不等人啊!”
司机小汤应了一声,加大了油门,车子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出,窗外的风景迅速倒退,而程浩然的心中却充满了期待与憧憬。他知道,这次基层之行,不仅让他看到了市场的无限可能,更让他感受到了公司未来发展的无限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