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一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章 逆袭契机,改制之争,漂流一族,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市商务局那边可热闹了,为了把一桩离谱事儿查个水落石出,专门搞了个信访调查小组。这事儿还得从程浩然说起,也不知道是哪个 “大喇叭” 在背后瞎嚷嚷,给他扣了顶 “不正当男女关系” 的大帽子。这帽子一扣,好家伙,谣言就像长了翅膀似的到处飞。
调查小组一成立,那可是干劲十足,誓要把这事儿弄个明白。他们东奔西走,这儿问问,那儿查查,各种取证手段全用上了,就差没把地皮翻过来。可折腾了好一阵子,结果让人哭笑不得,啥实打实的证据都没找着。那些所谓的指控,就跟肥皂泡似的,一戳就破。
这下真相大白了,程浩然压根儿就是被冤枉的。之前那些风言风语,可不就是一场毫无根据的造谣诽谤嘛,就像一场闹剧,把大家都给忽悠了。
这消息刚冒头,就跟长了顺风耳似的,第一时间钻进了段瑞光的耳朵里。最新的调查结果也没能逃过他的关注,程浩然被证明清白这事儿,他自然也是一清二楚。
段瑞光听到消息时,正悠闲地坐在企业处沙发上,手里晃着一个盛着茶叶的保温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似有似无的冷笑:“哼,就知道是这么个结果。几封匿名信就想把程浩然扳倒,简直是痴人说梦!” 他一点都不惊讶,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在段瑞光看来,程浩然可不是个能咽下这口气的人。他太了解程浩然的行事风格了,这人指定得暗中追查写匿名信的人,一旦揪出来,非得让对方脱层皮不可。
“既然如此,那我就再添把火。” 段瑞光眼睛一转,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神情,“得精心策划个陷阱,把这谣言的火势烧得更旺,看他还怎么得意!” 他决定扩大谣言的传播范围,变本加厉地诋毁程浩然,让他的名声彻底臭大街。
不仅如此,段瑞光还盯上了唐海龙。他心里盘算着,得把这事儿往唐海龙身上引,让程浩然怀疑到唐海龙头上,来个借刀杀人。这样既能打击程浩然,又能除掉唐海龙这个心头之恨,简直是一举两得的妙计。想着想着,段瑞光忍不住笑出了声,仿佛已经看到了程浩然和唐海龙斗得两败俱伤的画面。
嘿,这家伙可太会玩阴招了!只见他脑袋瓜一转,跟那邹开平通了个电话,跟特务接头似的,悄咪咪地说:“你呀,赶紧找个人,再写一封匿名信,动静闹得越大越好!”。 接着,又指使展良起找个大喇叭人物,到处散布消息,活脱脱一个谣言制造机,编造出了一段惊掉人下巴的故事,主角就是那唐海龙和赵艳茹。
信里那叫一个胡编乱造,说赵艳茹结婚前和唐海龙有过一段你侬我侬的风流韵事,那叫一个缠绵悱恻。还说唐龙海眼巴巴看着赵艳茹和程浩然搞起了暧昧,心里那叫一个不是滋味,既没办法把赵艳茹的心给拉回来,又不想看到她和程浩然整天你缠我绕的。这嫉妒之火 “噌” 地一下就冒起来了,烧得他那叫一个难受。信里还不忘暗戳戳地讽刺赵艳茹,说她这个“妖精”手段那叫一个高明,在两个男人之间来回切换,跟玩杂技似的,还美其名曰这是她的 “本事”。
你说这事儿邪乎不?这匿名信就像一颗威力巨大的炸弹,“轰” 的一声,在公司里再次掀起了惊涛骇浪。员工们一下子就炸开了锅,私下里议论纷纷,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聊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这故事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越传越离谱,越传越八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情节描绘得那叫一个生动,细节丰富得就跟自己在现场看直播似的。而且啊,这故事就像滚雪球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容被添油加醋得越来越夸张,各种稀奇古怪的版本在公司里横冲直撞,整个公司就像被一层神秘又紧张的大网给罩住了,每个人都被这股八卦的劲儿迷得晕头转向。
好不容易,在一番激烈的退股风波和谣言风暴后,公司内部可算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就像暴风雨后的海面,终于风平浪静,整个企业也暂时摆脱了那动荡不安的局面,大家都长舒了一口气,觉得终于能松松筋骨了。可谁能想到,这刚想喘口气呢,新一轮的人身攻击就跟那打不死的小强似的,又死灰复燃了!
程浩然心里那叫一个无奈,心想着,个人的这点破事儿算啥呀,就让那些爱咬耳朵的家伙们随便编去吧。只要赵艳茹不搞幺蛾子,他程浩然压根就不在乎。不过这次故事里突然冒出来个唐海龙,还真是让他有点小意外。毕竟唐海龙和赵艳茹过去那点事儿,他还真不是完全清楚。但咱程浩然是谁啊,心态调整那叫一个快,瞬间就想明白了,这些流言蜚语可不就是公司里那些人闲得没事干的谈资嘛,就当是给他们平淡的生活加点料了。对程浩然来说,现在他心心念念的,还是企业连锁经营布局的长远发展。毕竟,企业就像他亲手养大的孩子,它的稳定和成长,才是他最最看重的,其他的都得靠边站!
他猛地扬起手臂,扯着大嗓门冲司机小汤喊道:“小汤,发动你的小宇宙,咱们开路!” 喊完,他麻溜地钻进那辆崭新的蓝色宝马 A6。这宝马亮得晃眼,仿佛刚从水晶浴缸里捞出来,浑身散发着 “我很贵” 的气场。
这一趟基层巡视,他可是带着多重任务,一方面要把下属单位的经营管理情况摸个透,另一方面还想听听基层干部职工心里藏着的那些 “小秘密”。不过嘛,他心里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就当是给自己找个放松的借口,逃离那压得人快散架的工作大山。
刚到目的地,他就直奔几家配送中心。走近一看,好家伙,这不就是以前的批发货栈换了身 “马甲” 嘛,名字变得高大上,可本质还是老样子。配送中心里,职工们忙得热火朝天,像一群被施了魔法的小蚂蚁,来来回回地搬运货物。他和各个配送中心的经理们在仓库里转来转去,活像一群巡逻的大鹅。他眼睛瞪得如同探照灯,不放过任何一件库存货物,耳朵也像灵敏的雷达,捕捉着经理们汇报的每一个字。
营销情况一了解完,他瞬间开启 “打破砂锅问到底” 模式,对自己连锁店的进货比例,还有大宗货物的专营和进货比例穷追不舍。听完经理们的回答,他心里那股失望劲儿就像气球一样迅速膨胀。脸上的表情瞬间垮了下来,拉得比长白山还长,要是能在脸上写字,估计得写满 “我太失望了” 五个大字。
再瞧瞧这些经理们,问起配送中心该承担的集中、整理分类、加工和储存这四个主要功能,他们就像被点了哑穴,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脑袋摇得像失控的电扇。提到配送中心信息管理系统的自动化,他们更是一脸茫然,那表情就像突然被丢到外太空一样。依旧守着老掉牙的本位主义经营方式,面对现有的商品,还是简单地加价批发,就像给旧衣服换个新扣子,看着有点变化,实际上还是老一套,一点儿创新的影子都看不到。
前脚刚把配送中心查了个底儿掉,他后脚就跟一阵旋风似的,一头扎进了寄予厚望的三家连锁中心店。夏丰刚、吕桂凤、马维祖这几人,跟被施了定身咒似的,一步都不敢落下,紧紧跟在他身后,活脱脱就是一群小跟班。
一迈进店里,他那双眼珠子瞬间就瞪得跟铜铃似的,跟自带扫描功能一样,把门店的角角落落都扫了个遍。门店有多少家、规模大不大,店面那设计是潮流时尚还是土得掉渣,货物摆放得是规规矩矩还是乱七八糟,店员们调度起来是有条不紊还是像热锅上的蚂蚁,收款的自动化程度高不高,商品卖得是火爆到断货还是冷清得能 “长草”,这些事儿,他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紧接着,他开启了 “机关枪” 模式,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噼里啪啦地往外冒。但凡发现哪儿不对劲,他就跟那唐僧念紧箍咒似的,开始长篇大论地指导、纠正,那气势,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他就是来拯救这企业 “小航母” 的超级英雄。他心里跟明镜似的,门店数量和规模就像坐了火箭,蹭蹭往上涨,可这内在质量呢,却像个年久失修的破船,到处都是窟窿,急需一场彻头彻尾的大改造。特别是计算机收款联网的自动化程度,要提升可不能像挤牙膏似的一点点来,必须得下猛药、动大手术,不然这连锁经营的模式,就只能一直在初级阶段的泥沼里挣扎,根本别想实现华丽转身、一飞冲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