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填设定去了
卡门线上的幽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3章 填设定去了,从404空军基地开始的星海征程,卡门线上的幽灵,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帝国舰队内的情况,槲寄生确实不知道。
但是吧,槲寄生又不是傻子。上面四个主力舰队打两个都没打赢,那意味着对方的战斗力远胜于己方。这种情况下,留给他们的结局,基本上只剩下体面撤退与狼狈撤退两种选择。
舰队那是多金贵的部队,和舰队一比,其他部队那显然是可以牺牲的。槲寄生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新维多利亚肯定是守不住了,在这种前提下,最重要的事情,就只剩下一个——
——尽可能地降低这次战役可能带来的损失。
而失去新维多利亚,对帝国而言,最大的损失还不是战略上,而是工业上。
对联邦而言,新维多利亚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二级工业世界。所谓的二级工业世界,指的是该行星以及所在的恒星系内,建设有支持生产全品类民用工业产品设施的恒星系。这种水平的工业世界在北方星域内,就有超过300个。属于是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若不是这场叛乱,别说联邦中央政府了,哪怕是在北方星域总督的办公桌上,新维多利亚也只有在年末总结时,才会出现在桌上的报表里。
但是对人类帝国而言,新维多利亚就很重要了。除了其战略位置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工业产能。人类帝国名字叫的响亮,但是现在手里的星系加起来也不过几十个,其中农业世界有四个,而工业世界更是除了艾辛格和新维多利亚之外只有一个,还是不具备全民用门类的三级工业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新维多利亚的工业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再加上整个新维多利亚相当于是开门献城,整个星系内的工业设施保存的那叫一个完整。只不过,帝国实际上也没真以为这地方就固若金汤。因此在一个月来,整个帝国就在一直不断地转移新维多利亚上的工业设备。现在已经搬到只剩下新维多利亚上的设备了。
廖勇是一线作战人员,还是和地面战场没什么关系的空军,因此对接收第一大陆的事情并不是很清楚,事实上,新维多利亚第一大陆上现在用的生产设备,全是在占领之后,直接从新希望超空间传送来的。
原本的设备?早他妈让帝国的人搬到第二大陆了。
至于为什么要搬而不是直接超空间传送走,那就是帝国的技术问题。他们的超空间传送仪并不是基于联邦技术研究,也不是从联邦采购的现成设备,而是从先驱者文明数据核心里解压出来的。
和联邦产品比,先驱者技术最大的优点就三点:省电,不需要专门建造一座反应堆来供电;体积小,不算传送仓库的话,占地面积不到半平方公里;运行时间长,两次维护的间隔可以长达一个月。而缺点也是明显的,目前为止,帝国一方可以制造的先驱者传送仪,单次最大传送质量不得超过2.5吨。而大型工业设备呢?随便哪种,净重都在十吨往上。
什么?你说拆开一点点传送过去?拜托,这些重型设备都是基于Stc模板,在联邦首都星域里,那全联邦唯一一个的特一级工业世界中,用超精度级的工业母机一体制造的。
并且为了有效压缩体积,所有设备除了那不到一微米厚的安全涂层外,连外壳都拿来走线了。至于维修问题,没关系,联邦暂时还没有彻底变成一个金融国家,就工业能力而言,放眼银河系也就可斯普林和斯图加两个国家能相提并论。并且,就在去年,联邦已经秘密研制出了新一代的超精度工业母机,其精度达到了飞米级(一飞米等于一百万分之一纳米),先进程度独步整个银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