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8集:隋初新政之户籍奠基,历代风云五千年,竹晴园,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隋初户籍改革风云》
一、风云初起
隋朝初立,天下方定,隋文帝杨坚端坐在大兴城的宫殿之中,目光深邃而坚定,凝视着眼前这历经数百年战乱方才一统的江山。他深知,国家欲兴,根基需稳,而户籍,便是这稳固根基的重中之重。
“陛下,这大索貌阅与输籍定样之策,虽经朝堂诸公反复研讨,确为良策,但推行恐非易事啊。”尚书左仆射高颎忧心忡忡地说道。隋文帝微微点头,神色凝重:“朕亦知晓其中艰难,然此乃关乎国本之举,纵有千难万险,亦不可退缩。”
大索貌阅,旨在通过对百姓相貌的仔细核查,以防有人诈老诈小逃避赋税徭役;输籍定样,则是由朝廷制定划分户等的标准,规范赋税征收。这两项举措,本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加强对人口的管理,可从一开始推行,便如逆水行舟,遭遇重重阻碍。
二、豪强抵制
在地方上,那些根深蒂固的豪强们,听闻朝廷要推行户籍整顿,顿时如临大敌。他们长期以来隐匿人口,将大量百姓变为自家的私属,逃避国家赋税,这户籍整顿,无疑是要断了他们的财路。
冀州的豪强赵武,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坐拥广袤田产,家中隐匿人口数以千计。当朝廷的诏令传到冀州,他冷笑一声:“哼,想动我赵氏的根基,没那么容易!”于是,他暗中召集一众豪强,商议对策。“诸位,这朝廷的户籍整顿,分明是冲着我们来的,若任由他们施行,我们往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赵武一脸阴沉地说道。众人纷纷附和,“那赵兄有何高见?”其中一人问道。赵武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们表面上配合,暗中却唆使百姓隐瞒信息,让这户籍整顿难以推进。”众人相视一笑,皆觉此计甚妙。
在他们的暗中操作下,冀州的户籍登记工作进展缓慢,百姓们在豪强的威胁利诱下,或是虚报年龄,或是隐瞒人口,使得登记信息漏洞百出。
三、官吏懈怠
基层官吏这边,也出现了问题。长期的战乱使得地方治理本就千疮百孔,如今又要推行如此复杂且艰难的户籍整顿工作,许多官吏心生畏难情绪。
青州的一位里正,名叫王福,每日看着堆积如山的户籍登记册,愁眉不展。“这可如何是好,上面催得紧,可百姓们又不配合,这工作根本没法做啊。”他一边抱怨,一边将登记册随意丢在一旁。同县的其他里正、乡正们,也大多如此,执行过程中敷衍了事,能拖则拖。
这种懈怠之风迅速蔓延,使得户籍整顿在基层的推进陷入了僵局,许多地方的登记工作有名无实,根本无法为朝廷提供准确的人口和赋税信息。
四、文帝决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