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六集:蜀汉灭亡,历代风云五千年,竹晴园,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剑阁残阳》
景耀六年冬,雪压剑门关。
姜维攥着斥候急报的手青筋暴起,羊皮纸上“邓艾军已过阴平”八个字洇着墨渍,像浸透鲜血的伤口。帐外刁斗声混着风雪,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丞相第一次带自己巡关时的场景,那时关前的松树还没这么粗,丞相羽扇轻摇,说“此关乃益州咽喉,须得万夫莫开”。
“大将军,监军来了。”亲兵的声音带着颤音。
黄皓的车架在雪地上碾出刺耳的声响,锦缎帷帐掀开时,一股浓郁的沉水香扑面而来。这位常侍大人裹着狐裘,指尖的金护甲在烛火下泛着冷光:“陛下说了,前线吃紧,大将军怎么还困守剑阁?”
姜维按剑的手背暴起青筋:“阴平道险绝,邓艾纵有天胆——”
“天胆?”黄皓咯咯笑起来,从袖中抽出一卷黄绫,“你看这是什么?刚从成都送来的捷报,说邓艾小儿不过几千疲兵,早被诸葛瞻将军杀得片甲不留。”锦缎展开时,姜维瞥见落款处刘禅的御笔歪歪扭扭,分明是黄皓代笔的痕迹。
帐外突然传来喧哗,巡夜的士兵踉跄着撞进来:“报、报——关后发现敌军!”姜维猛然起身,腰间剑柄撞在案几上,烛台剧烈摇晃,将黄皓的脸映得忽明忽暗。那支皇帝亲赐的“承露”玉簪从冠上滑落,在雪地滚出细碎的光。
……
成都皇宫的椒房殿里,刘禅盯着案头的蜜渍荔枝发怔。自丞相去世后,这屋子的熏香从清淡的松烟换成了浓郁的龙脑,案几上的《申子》《韩非子》也不知何时换成了《列仙传》。殿外传来宦官细碎的脚步声,他知道是黄皓又来报“前线大捷”了。
“陛下,姜维在剑阁连胜三阵,邓艾那贼子怕是要冻死在阴平山上了。”黄皓捧来温热的手炉,袖口金纹绣着的云气纹随动作起伏,“倒是那诸葛瞻,仗着是丞相后人,竟屡屡抗命不遵……”
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巨响。一个浑身血污的士兵撞开宫门,腰间断剑还滴着血:“陛下!邓艾军已过江油!”刘禅手中的玉杯“当啷”坠地,荔枝汁溅在明黄的龙袍上,像极了三年前他梦见的那滩血。
……
绵竹战场上,诸葛瞻握着父亲遗留的武侯剑,看着对面黑压压的魏军。他记得临行前母亲杨氏替他系甲胄时,鬓角已添了白发:“瞻儿,你父当年在五丈原……”话未说完便哽住了。此刻剑尖挑起的曹军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他忽然明白父亲为何总在深夜看《出师表》落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