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三集:郡国并行,历代风云五千年,竹晴园,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郡国并行之风云》

第一章:初立规制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汜水之北的定陶称帝,国号为汉,史称西汉。天下初定,可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实则暗潮涌动。连年的战乱让这片大地满目疮痍,百姓渴望着安宁,而刘邦坐在那高高的皇位上,满心忧虑的却是如何将这来之不易的江山牢牢掌控在刘氏手中。

朝堂之上,大臣们各抒己见,商讨着地方行政制度该如何确立。张良、萧何等一众谋士围坐,面色凝重。刘邦手抚着胡须,目光深邃地看着众人,缓缓开口道:“如今天下初安,可这广袤之地,若想长治久安,地方治理之法需慎之又慎啊。”

萧何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秦行郡县制,意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掌控,此举确有可取之处,能让政令畅通,避免地方割据。”

张良也微微点头,附和道:“萧大人所言极是,不过,如今初立大汉,各地局势尚不稳定,单靠郡县制,恐难以迅速安定四方呀。”

刘邦听着两人的话,心中已有了计较,他站起身来,踱步说道:“朕以为,可在继承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分封我刘氏同姓诸侯王,让他们各守一方,拱卫我大汉中央,如此,既能保地方安稳,又能让朕心安呐。”

大臣们听闻,先是一愣,随后纷纷点头称是。就这样,郡国并行制在大汉的土地上开始推行开来。

那些被分封的刘氏诸侯王,带着荣耀与使命,奔赴各自的封地。刘肥被封到了齐地,那是一片肥沃且广袤的土地,他意气风发,想着定要将此地治理得繁荣昌盛,不负陛下所托。刘如意去了赵地,年少的他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身边围绕着一众谋士和将领,准备大干一场。

而在郡县这边,朝廷选派的郡守们也走马上任,他们带着朝廷的政令,要在自己的辖区内恢复生产、整顿秩序,让百姓的生活重回正轨。

第二章:安稳假象

起初,郡国并行制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各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国内积极发展,他们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齐地在刘肥的治理下,粮食产量逐年增加,集市上也渐渐热闹起来,百姓们安居乐业,对这位齐王赞誉有加。

赵地的刘如意也没闲着,他重视文化教育,招揽了不少文人墨客,在城中开办书院,教导孩童读书识字,整个赵地一片祥和之气。

郡县内同样井然有序,郡守们严格执行朝廷的赋税政策,减轻百姓负担,组织百姓修建官道,加强各地的联系,使得商贸往来日益频繁。

刘邦看着各地呈上来的奏报,心中稍感欣慰,觉得这郡国并行制算是走对了一步棋。可他不知道的是,在这看似安稳的背后,隐患正如同春日里的野草,在悄悄滋长。

一些诸侯王随着势力的逐渐壮大,心中的野心也开始萌芽。他们看着自己封国内的繁华,渐渐不再满足于只做一方诸侯,对朝廷的政令也不再像起初那般唯命是从。

刘肥在齐地,身边的谋士开始进言:“大王,您看这齐地如今如此繁荣,您又贵为陛下长子,论功劳、论能力,哪点比那朝堂上的人差呀,何必要处处受朝廷的节制呢?”刘肥听了这话,虽未当场表态,可心中却泛起了涟漪。

刘如意在赵地,也时常听闻一些夸赞他的声音,说他年少有为,若能有更大的施展空间,必能成就一番更大的事业,这些话语就像一颗颗种子,种在了他的心里,慢慢生根发芽。

而朝廷这边,忙于战后重建等诸多事务,一时之间,还未察觉到诸侯王们的这些微妙变化。

第三章:暗流涌动

时光匆匆,几年过去了,各诸侯王的势力越发膨胀。他们开始在自己的封国内扩充军队,美其名曰是为了保卫封地安全,实则是在暗暗积蓄力量。

刘肥在齐地大肆招募兵丁,训练士卒,打造兵器的工坊也在隐秘之处开了起来。他与周边的一些小诸侯暗中往来,互相勾结,意图在关键时刻能互相支援。

刘如意也不甘示弱,他以抵御北方匈奴可能的侵扰为由,向朝廷请求增加军备,得到许可后,更是变本加厉地扩充兵力,还招揽了不少江湖上的能人异士,充实到自己的军队之中。

在朝廷中,一些有识之士察觉到了不对劲。御史大夫周昌忧心忡忡地向刘邦进谏:“陛下,如今各诸侯王势力渐大,在封地内的举动越发不受节制,长此以往,恐生祸乱啊。”

刘邦起初还不太在意,觉得都是自家兄弟、子侄,不会做出什么大逆不道之事。可随着类似的劝谏越来越多,他也开始重视起来,派人暗中去调查各诸侯王的情况。

这一查,可让刘邦大吃了一惊。那些诸侯王扩充军备、私自结交的情况一一摆在了眼前,他意识到,这郡国并行制带来的隐患,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地步了。

刘邦紧急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朝堂上气氛凝重。萧何皱眉道:“陛下,如今各诸侯王羽翼渐丰,若强行处置,恐激起他们的反抗,当徐徐图之啊。”

张良也附和道:“萧大人所言极是,可也不能坐视不管,需先从一些小的方面入手,限制他们的发展,让他们知道朝廷的权威不可侵犯。”

刘邦点头,决定先下旨斥责一些行为较为出格的诸侯王,同时削减他们部分军备物资的供应,试图以此来遏制他们膨胀的野心。

第四章:矛盾初现

朝廷的旨意传到各诸侯王那里,可并没有起到预想中的效果。刘肥觉得朝廷这是在故意打压他,心中十分不满,他对手下的人说道:“我在齐地尽心尽力,为的就是让这一方百姓安稳,如今朝廷却如此对待我,实在是不公啊。”

刘如意更是直接,他拒不执行朝廷削减军备的命令,还上书朝廷,言辞激烈地诉说着自己的委屈,称赵地边境不稳,若削减军备,匈奴一旦来袭,后果不堪设想。

其他诸侯王见状,也纷纷有样学样,对朝廷的政令阳奉阴违,整个大汉的局势变得紧张起来。

在郡县这边,郡守们也感受到了来自诸侯王的压力。有的郡守按照朝廷命令去核查诸侯王的一些事务,却遭到了诸侯王手下的阻拦,甚至还发生了冲突。

淮南王英布本就生性多疑,看到朝廷对诸侯王的态度变化,心中越发不安,他开始秘密联络其他一些对朝廷心怀不满的诸侯王,商议着若是朝廷进一步施压,该如何应对。

而刘邦这边,面对诸侯王们的抵触,心中恼怒不已,可又忌惮他们联合起来反抗,一时之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这时,谋士陈平献策道:“陛下,可先拉拢一些较为忠心的诸侯王,分化他们的阵营,然后再对那些顽固不化的逐个击破。”

刘邦觉得此计可行,便开始暗中对刘交等一直表现忠心的诸侯王加以赏赐,同时传递朝廷的善意,希望他们能站在朝廷这边,稳住局势。

第五章:叛乱端倪

尽管刘邦采取了一些措施,可局势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英布联合了几个诸侯王,开始在暗中谋划更大的动作。他们囤积粮草,训练死士,准备在合适的时机给朝廷一个“惊喜”。

刘肥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英布等人的谋划中,但也在观望,想着若是英布他们能成功,自己或许也能从中谋取更大的利益,摆脱朝廷的束缚。

刘如意年纪尚轻,被身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蛊惑,也渐渐有了跟着英布等人一起行动的想法,觉得只要能扩大自己的势力,哪怕和朝廷对抗一下也无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夜深了灵魂出个窍

黑皮李

惊!替嫁王妃养包子,王爷读心很忙的!

哒哒哒

神女降临,谁惹谁遭殃

我爱吃冰激凌

倚天万里须长剑

菜根花

暗夜迷城

南彝丑丑

仕途:从村支书到权力巅峰

沉默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