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章 皇帝只顾享受,王伦逆天改命称帝,失控的牛,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且说钧州官道上的厮杀惨状尚未被秋雨冲刷殆尽,八百里加急战报已裹着血腥气呈至东京文德殿。此时正值巳时三刻,鎏金蟠龙柱间龙涎香与焚椒气息交织升腾,赵佶歪倚在嵌满夜光珠的紫檀榻上,金丝眼镜滑至鼻尖,正对着《九成宫醴泉铭》摹本勾勒笔势。两名宫女垂手捧着新制的翡翠茶盏,盏中羊脂玉乳茶浮着蜜渍海棠花瓣,另一名宦官跪坐榻前,用象牙镊子小心翼翼夹起果肉,送入帝王口中。
忽闻黄门官跌跌撞撞闯入,袍角沾着汴河泥污,怀中战报渗出暗红水迹:“陛下……钧州急报!”赵佶睫毛微动,用镇纸压平卷角:“童贯,念。”
童贯跨步出列,紫袍上的金线狻猊随喘息扭曲,笏板叩击丹陛时发出裂响:“陛下!梁山泊贼寇劫囚车于三峰山,三千官军折损一千五百有余!贼兵所持棉甲、梁刀皆刻‘梁’字印记,显系私铸!此等僭越之举……”
“枢密院养兵千日,何不用在一时?”高俅抢步而出,腰间鱼符撞击甲胄如碎玉声,“末将请率三万禁军,旬日之内必枭王伦之首!”
殿内忽响起泠泠笑声。王黼摇着象牙笏板上前,月白襕衫上的缠枝莲纹在琉璃窗前投下暗影:“高太尉好大的阵仗!福建花石纲阻于建州暴雨,江浙六路漕粮迟滞三月,陛下‘绛霄楼’前的太湖石尚未起运——莫非要用军士去搬石头?”
“够了!”种师道银须倒竖,踏碎殿中寂静,手中黄绫奏章簌簌作响,“延安府、永兴军路连续三年大旱,官府却强征民夫二十万开采花石!臣上月亲见,鄜州流民掘草根充饥,父子相啖,易子而食!这是当地耆老血书联名的折子!”他扯开外袍,露出内衬的锁子甲,甲片间补丁摞补丁,“这副甲胄臣已穿了十年,如今西北军士冬无棉絮,夏无粮草,却要为运送奇石空耗国力!”
李纲趋步向前,竹笏击案:“种帅所言非虚!泾原路转运使为凑花石纲运费,竟将三年赈灾粮充作纲物,饿死百姓填了沟壑!”他袖中滑落半张残纸,“人相食”三字被泪痕浸得发皱,“这是臣派驻陕西的幕职拼死送回的密报!”
王黼冷笑:“边地偶发灾荒,乃天道循环,陛下岂可信这些危言耸听?”
“天道?”种师道猛然扯断束甲绦带,锁子甲哗然坠地,露出内衬的粗布短打,补丁上依稀可见“泾原”字样,“这是臣与将士们的‘天道’!陛下日日临帖《九成宫》,可知道‘任贤受谏,天下大安’八字?如今朝堂佞臣塞路,百姓倒悬,陛下却只念着奇石异宝!”
赵佶拍案而起,翡翠茶盏砸在丹陛上碎成齑粉,乳茶溅上龙袍前襟:“放肆!区区武夫安敢议论君父!梁山泊之事再议,退朝!”他拂袖时扫落《九成宫》摹本,纸页翻飞间,“居安思危”四字正落在种师道脚边。
梁师成躬身上前:“陛下,杭州灵隐寺银杏……”
“即刻采办。”赵佶揉着眉心转身,龙袍金线在阳光下刺得人睁不开眼,“还有岭南夜光螺,着人连夜雕琢,朕要在重阳节前见到烛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