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电影圈,往往比其他圈子来得残酷
黑白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9章 电影圈,往往比其他圈子来得残酷,选秀逆袭从祭天剧本成为C位出道,黑白瓷,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来,重复饰演同类型角色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这不仅会限制顾胤的戏路,还容易让他被市场定型。
二来,从片酬和剧组团队方面考虑,华英并不希望顾胤去接外面的小成本制作。
在片酬上,小成本制作的剧组往往承受能力有限。它们背后没有强大的资金兜底,只能依靠现有的资金来挑选演员,选了顾胤,就只能压榨新人,可想而知选择上来的参差。
而且,并非所有的团队都认真负责,让顾胤选《沉没之地》,也不过是导演是他们培养的。
一般情况,新人导演如果没有能力强势把控整个剧组,那大概率会是个一地鸡毛的剧组。
与其浪费时间去拍摄一部流水线式的残次品,不如从一开始就果断拒绝。
再说他们想选顾胤无非是有票房和有演技,但在一部电影中,不可能只有一个人出彩,也不是靠一个人就能决定电影的成败。
如果顾胤真的进入了这样的剧组,等到电影播出时,就会出现一个舆论误区,观众会将电影的成败系顾胤一人。
但实际上,“电影的成败是整个剧组共同努力的结果”。演员只是能够独立撑起影片的完整性,这个决定性是在表演层面,而不是影片的全局掌控上。
电影的关键是剧情、导演和编剧的作用,这些都会影响最终的作品质量。
而现在的体系包容下,让新人导演在没有代表作时,会有一种傲气。
一方面,是市场对新人导演的包容度反常地高,许多平台也在助推新人导演神化,这让新人导演误以为坚持自我表达就是正确的,从而轻视了他人的意见。
另一方面,成名焦虑催生了一种防御机制,使得他们陷入作者表达与大众接受的割裂之中。
这段时间,送来的新人导演的本子或多或少都带有这种“所有人都不懂我”的精英心态,这种有了名誉加身的,没必要去蹚浑水。
说完了剧本,就要说到商务代言了。
看看现在的娱乐圈,商务代言可以说是艺人商业价值的最直接体现,代言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艺人的地位和资源获取能力。
顾胤之前的商务代言就处于圈内上层水平,即使是空降代言也都是最高title,可以说商业价值是顶级了。
之前代言品牌官宣微博下的评论,到现在还都是清一色的晒单就可以看出了。
更不要说现在了,有意向邀请他代言的商务数量直接翻了好几倍。
团队就算删减掉了那些只想短期合作、急于收割流量的品牌。剩下的代言数量和质量,在同龄人中也无人能及,没一个能打的。
本来还把他归为05后,现在直接变成00后、90后,都把他当竞争对手了,将他纳入自己的对标范围,更离谱的是,还有80后也来对标他。
只能说票房大卖加上奖项加持,让他人气接连迎来爆发期。
当然,演唱会那一个又一个出圈的视频也功不可没。
之前因为顾胤要上学无法外出拍戏,公司拒绝了许多主动送上门的好资源,不是不满的。
可如今再看,只想偷偷乐,这孩子就像个小貔貅一样,吸金能力顶顶的。
顾胤被围观,作为他经纪人的常虹,也是忙的飞起,电话就就没有消停的时候。
“对对,我们家阿胤正在上课呢,他们学校请假这方面管得严,不让长期请假。”
“对,我们阿胤不是在艺术学院,是保送的京大,对对,这孩子没出道前就保送了。”
“对对...实在是忍痛才拒绝了吴导那时候的邀请。我们阿胤可喜欢您的本子了,一直都说很遗憾没能和您合作。”
“...哎呀,那太好了。”
“那好好,好的,没问题的。”
“当然可以,这个时间肯定没问题。”
简单几句话说完,常虹的脸上笑越发加深。
吴导,港城知名的导演兼编剧,那可是港城喜剧黄金时代的标志性人物。
更重要的是,他的本子质量很好,吴导的团队也靠谱,这么多年来从没听过,有出过任何纰漏。
这次的主角是一个真正的底层小人物,主角成长线很饱满,剧本结构更是环环相扣。
她和顾胤之前拿到就很喜欢,名导+好本子,只不过当时说的是12月开拍,可上学期间,顾胤根本请不出长假,只能遗憾拒绝。
谁能想到,命运兜兜转转,这本子不仅没开机,还又回到了他们手中。
常虹平复了下心情,开始查看顾胤的课程表。
立刻拨通了他的电话,把情况和顾胤说了:“没错,就是《懦夫救星》这个本子又回来了。吴导说他们愿意等你暑假拍摄,你们本部暑假不是放70多天呢,吴导说这个时间刚刚好。”
“好,我知道了,虹姐,辛苦你了。”顾胤轻声道谢。
常虹:“没事,还有你之前说要发免费的Ep,公司已经同意了。内容策划部会来找你对接,不过你还没通过对方好友申请,记得去通过一下。”
“……虹姐,你知道对方叫什么名字吗?我的好友验证消息太多,可能翻不到了。”顾胤有些无奈地说道。
“哈哈哈哈哈,行,我去联系一下。到时候我推给你。”常虹笑道。
“谢谢。”
常虹看了一眼时间,就没有再继续了,“你接下来还有课,去上课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