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杜预诈降施妙计,刘忠三路破王基
梦随心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8章 杜预诈降施妙计,刘忠三路破王基,穿越:我成了三国废材王子,梦随心安,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且说安风城内,陈泰虽兵微将寡,然感念当年汉王刘民对其父陈群知遇之恩,又见少帝曹芳亲至,遂誓死效忠。刘忠与文钦引军来会,军势稍振。然探马来报,晋将王基、贾充、钟会统领五万精兵,旌旗蔽日,杀气腾空,已至城外五十里下寨。安风小城,兵不过万,将不满十,形势岌岌可危。
刘忠召集众将商议。文钦性急,欲出城死战。陈泰沉吟道:“王基乃魏之宿将,深通兵法,贾充多谋,钟会狡黠。彼众我寡,若贸然出战,正中其下怀。”
刘忠颔首道:“陈将军所言极是。吾等当以智取,不可力敌。”言罢,目视阶下杜预,“元凯兄,前番所献诈降诱敌之计,今日正可施为。”
杜预出列,躬身道:“将军放心。预感将军不杀之恩,又蒙司马菊劝导,愿效犬马之劳。此计若成,必叫王基有来无回!”
当下计议已定。杜预换了旧时衣甲,单骑出城,径投王基大营。
却说王基大营之中,王基正与贾充、钟会商议攻城之策。闻报杜预来降,王基捻须不语。贾充冷笑:“杜预新败于刘忠之手,被俘而去,今忽来降,恐有诈也。”
钟会因前番与贾南风之事,深恨贾充,又自负才高,便道:“贾公过虑矣。杜预乃名门之后,素重名节,岂肯真心附逆?今见天兵压境,曹芳穷途末路,故来归顺,此乃弃暗投明也!若拒之,寒天下归附之心。”
王基老成持重,道:“二公之言皆有道理。杜预降意真假,一试便知。”遂命放入。
杜预进帐,伏地请罪,言词恳切:“罪将杜预,误中刘忠奸计,身陷囹圄,然心念朝廷,无日不思报效。今见王老将军天威至此,刘忠、陈泰等惶惶不可终日,故冒死来投,愿为前驱,以赎前愆!安风城内兵力空虚,人心离散,若将军信我,愿为内应,今夜举火为号,开西门献城!”
王基沉吟道:“汝言城内空虚,可有凭证?”
杜预道:“陈泰部卒不过五千,文钦所部万余,然皆新附之兵,军心不稳。刘忠虽有千余精锐,然分守四门,捉襟见肘。若将军疑我,可命钟将军引一军随我入城受降。我于城头竖起降旗,钟将军见旗,便可率军入城。城内守军见大势已去,必不敢抗。此乃万全之策也!”
贾充犹疑道:“此计虽好,然刘忠诡计多端,恐有埋伏。”
钟会急于立功,且不信杜预能在自己眼皮底下弄鬼,便道:“贾监军何必长他人志气!杜元凯诚意归降,岂能有诈?末将愿领精兵一万,随杜预入城受降!王老将军可引大军于城外接应,若有变故,亦可及时策应。”
王基见钟会请命,又觉杜预之计表面稳妥,遂道:“也罢。钟会,你引本部一万兵马,随杜预前去。若见城头降旗竖起,便入城受降,占据西门。老夫亲率大军压阵,贾监军留守大营策应。”
钟会大喜:“末将领命!”遂点齐人马,随杜预望安风西门而去。
杜预心中暗喜,面上却作惶恐状,与钟会并马而行。行至离城三里,杜预忽道:“钟将军稍待,待我先行一步,上城安排,竖起降旗,将军见旗便可挥军直入。”钟会应允。
杜预策马至城下,仰头高呼:“城上听着!吾乃杜预,已说动钟将军来接受投降,速开城门!”城上守军早已得计,放下吊桥。杜预飞马入城。
须臾,果见西门城楼之上,一面白旗缓缓升起,迎风招展。
钟会在后看得真切,心中狂喜,以为大功唾手可得,挥鞭大喝:“降旗已立!儿郎们,随我入城,建功立业,正在此时!”
王基在后大喊,“士季不可!需叫曹芳那小儿出城才行!”
须臾,南城门大开,文钦拥天子仪仗而出,喊道,“伯舆兄,大魏天子在此,还不来见驾!”
王基在左右簇拥下,将曹芳天子鸾驾团团围住。而钟会立功心切,一马当先,万军呐喊,如潮水般涌向西门。
城门洞开,吊桥平铺。钟会当先冲入瓮城,身后兵将鱼贯而入。待前军数千人涌入瓮城,后军尚在城外拥挤之际,猛听得城头一声炮响!震天动地!
“咣当!”一声巨响,千斤铁闸轰然落下,将钟会及其前部数千人马死死困在瓮城之内!吊桥亦被急速拉起!
钟会大惊失色,心知中计,急欲回马,奈何瓮城狭窄,人马拥挤,转身不得。抬头看时,城楼上火把齐明,一员大将金盔金甲,手持一柄奇形长镗,威风凛凛,正是刘忠!左右诸葛果、诸葛芸、陆宇、文鸳等女将环侍,皆是戎装,杀气腾腾。
刘忠厉声喝道:“钟会匹夫!中吾计矣!速速下马受缚,免汝一死!”声如洪钟,在瓮城中回荡。
钟会又惊又怒,挺枪大骂道:“刘忠逆贼!竟敢使诈!众将士,随我杀上城去!”挥军欲攻内城门。城上矢石如雨,滚木礌石纷纷砸下,瓮城中晋军死伤枕藉,惨呼连连。
城外王基见城头炮响,铁闸落下,吊桥拉起,便知不妙。又见瓮城内杀声震天,火光四起,钟会军陷入重围,急得须发戟张,大呼:“中计矣!擒住曹芳,救援钟会!”挥军猛攻天子鸾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