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权责重大
横财三千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5章 权责重大,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横财三千万,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原因很简单,身份差异悬殊。过去在琅琊郡时,两人身份相近,甚至戚懿略占上风。但如今,苏牧已是赫赫有名的嬴翊君,官秩两千石,两人地位相差悬殊。
苏牧未来的正妻必出自名门。
对此,戚懿心知肚明,因此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
苏牧宠溺地轻抚戚懿的脸颊,戚懿羞涩地低下头去。
苏牧温和地道别后离开,戚懿柔顺地应了一声。出门时,早已备好的马车静静停靠在一旁。
尽管苏牧已成为朝廷重臣,但他仍选择留在六村堡旧居,而非搬入咸阳新邸。然而,那里的房舍已显得过于简陋,无法匹配他如今的身份地位。新宅基地虽已基本整理妥当,却还需等待来年春日动工。
马车旁,虎奴正熟练地操控缰绳,其余三人也各持佩剑,骑乘战马,紧随其后,守护着苏牧的安全。起初,苏牧曾打算安排他们进入军营效力,但他们执意留在自己身边,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作为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苏牧麾下自然不乏得力助手,这些属官负责管理国库、钱粮储备及全国物价事务,权责重大。
一行人乘坐马车,六匹骏马疾驰,向着咸阳方向进发。沿途的村民见到苏牧车队,纷纷停下脚步,恭敬地向他问好致敬。
咸阳宫前,百官早已齐聚,有人低声议论着近日发生的种种事件。当苏牧的马车缓缓靠近时,众人目光齐刷刷投向这辆显眼的车辆。有人感慨道:“瞧瞧人家,年纪轻轻便位列九卿,真是令人羡慕又嫉妒。”另一人附和:“谁让他出身非凡呢。”旁边的人急忙示意噤声,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苏牧年仅弱冠便荣登九卿之列,并获封嬴翊君,少年得志难免招致非议,但他的能力和功绩毋庸置疑。
无论苏牧是否真是嬴政的私生子,仅凭这一点就足以令所有人羡慕。
“等着瞧吧,你们认为那治粟内史是那么容易担任的吗?这些年已经被撤换了多少人了?”
“大秦国库的情况如何,你们心里应该清楚。右相尚且无计可施,一个少年又能有什么作为?”
“等到苏牧正式成为治粟内史,不用多久,就会有热闹看了。到时再讨论他是否年少有为也不迟。”
苏牧的马车停在咸阳宫门口。
尽管周围人的目光看似友好,但他明显察觉到,这些人似乎都在刻意避开他。
一辆古朴的马车缓缓向苏牧驶来,车上坐着的不是别人,正是大秦右相冯去疾。
冯去疾背着手从马车上下来,笑容可掬地看着苏牧,像个慈祥的老人。
“是不是觉得周围的人都在躲着你?”冯去疾温和地问。
苏牧困惑地点了点头。
冯去疾下了马车,站到苏牧身旁:“年轻人初入仕途被人嫉妒是很正常的。你刚入朝为官,就被列为九卿之一,有些人奋斗一生也进不了宫门,自然会觉得不公平。”
“但别担心,只要你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并非靠他人庇护才走到这一步,人们自然会尊敬你、佩服你。”
听了冯去疾的话,苏牧似有所悟。
朝会不过是例行公事,并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
苏牧作为新人,对治粟内史的工作还未完全熟悉,因此在朝会上只是安静地听着。
真正研究国家大事的小朝会是在朝会结束后进行的。
右相冯去疾、左相李斯、上卿蒙毅、内史腾、王翦以及苏牧都在嬴政的书房里。
王贲率军前往陇西和狄道平定因异族引发的战乱,所以近来王翦颇为忙碌。
书房内,众人依官职高低依次落座。
嬴政换上宽松常服,在赵高的陪同下坐于主位。望着身着龙袍端坐的嬴政,苏牧仍觉难以置信。
“可以开始了。”嬴政坐下后说道。
李斯率先上前,将一卷竹简置于嬴政面前,“陛下,这是近期从各地收缴的六国残余活动记录。”
“今年入冬以来,多地遭遇大雪,六国残余趁机散布谣言,企图煽动民众哄抢军粮。若任其发展,必生祸端。臣建议全力追捕六国残余,坚决打击,一旦抓获,格杀勿论!”李斯起身说道。
嬴政脸色阴沉。
自秦国统一后,这“六国残余”四字便时常萦绕耳畔。虽已诛杀无数,但似乎越杀越多,令嬴政深感困扰。
“左丞所言有理,六国残余绝不能留,但一味杀戮并非治本之策。要彻底解决六国残余问题,还需从根源入手。”冯去疾袖手而立,缓缓说道。
李斯回头看向冯去疾,“敢问右丞,何为根本?”
冯去疾深吸一口气,吐出两字:“民心!”
“陛下统一至今已二十多年,然百姓未真心归附,实属事实。六国残余利用灾荒笼络人心,手段虽不高明,为何屡禁不止?究其原因,老臣以为仍在民心!”冯去疾目光直视嬴政。
嬴政微微颔首。
“右丞所言甚是,祸乱之源确实在人心……”嬴政亦深知此理。
冯去疾起身拱手道:“恳请陛下暂且停止以杀止乱,此举恐引发更大民变。”
“陛下若能开仓放粮救灾,只要百姓得以生存,自然无人敢铤而走险!”冯去疾语气坚定。
一旁的苏牧连连点头。
苏牧认为冯去疾此法甚是合理。若能活命,谁愿冒险送死。
即便成功了,又有几人能真正封侯拜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