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仨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4章 航母开建,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深仨品,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60年3月的一个雪夜,大连造船厂三号码头静得能听见雪花落海的声响。陈长安裹着件掉毛的羊皮袄,正用手电筒照着面前这个锈迹斑斑的钢铁巨兽——从大毛买来的\"基辅\"号航母残骸,活像被啃剩的鱼骨架。
\"陈总,这玩意儿买亏了啊!\"年轻技术员小李踢了踢翘起的甲板钢板,\"锅炉舱都漏成筛子了!\"陈长安却突然趴到雪地上,指着舰尾模糊的铭文:\"快看!昭和十七年吴海军工厂制——小鬼子当年的手艺,正好给咱们当教材!\"
天亮时分,三十八个研究所的骨干挤在船厂食堂开会。陈长安把从日本拆回的精密机床手册往桌上一拍:\"同志们,咱们要搞就搞个大的!\"他掰着手指算:\"第一年吃透图纸,第二年搞定特种钢,第三年...\"话没说完,食堂大师傅突然插嘴:\"陈老总,您要的'航母馒头'蒸好了!\"掀开蒸笼,赫然是照着航母外形捏的馒头,烟囱还用红枣装饰着。
特种钢攻关组遇到了第一个拦路虎——飞行甲板用钢。大毛专家临走时撂下话:\"没有我们的轧机,你们连擦甲板的抹布都造不出来!\"组长王铁山不信邪,带着组员跑到抚顺钢厂,把日本留下的老式轧机改造成\"土法三向轧制机\"。
\"报告!第三炉又裂了!\"凌晨两点的车间里,技术员小周带着哭腔汇报。王铁山抓起钢锭就往淬火池跳,吓得工人们赶紧捞人。\"别慌!\"他从池子里举起块泛着蓝光的钢板,\"快看这纹路!像不像千层饼?\"原来淬火时他故意没戴手套,靠手掌感受温度变化,发现了临界点。
一年后,大连钢厂终于产出第一块合格甲板钢。验收时,大毛专家瓦西里偷偷用锉刀测试硬度,结果锉刀崩了齿。陈长安笑呵呵递过新锉刀:\"同志,要不要再试试我们的舰岛用钢?\"
沈阳飞机制造厂的\"野马\"生产线正忙得热火朝天,总工林致远却愁眉不展——改舰载机的起落架强度始终不达标。这天他路过被服厂,看见女工们正在纳千层底布鞋,突然灵光一闪。
\"同志们!咱们学纳鞋底!\"林致远把起落架设计图铺在炕上,\"在承重部位加七层复合金属网,就跟纳鞋底似的交叉走线!\"试飞员老张看着加固后的起落架直嘀咕:\"这哪是飞机腿,分明是穿了三双棉鞋的象腿!\"
首飞那天,海风刮得信号旗猎猎作响。改装后的\"海野马\"在模拟甲板上一连复飞三次,起落架纹丝不动。地勤组长老王抹着眼泪说:\"早知道该用我媳妇缝被子的针法,还能再轻三公斤!\"
舰岛指挥室里,陈长安正带着他的\"宝贝儿子\"——一台占地二十平米的电子计算机较劲。这机器用的是从日本拆回的真空管,运行时活像一万只蜜蜂在吵架。
\"陈总,这玩意儿还没算盘快呢!\"通信参谋小赵刚吐槽完,机器突然\"噗\"地喷出股黑烟。陈长安却不慌不忙,从兜里掏出包辣椒面撒进散热孔:\"跟人一样,得提提神!\"说来也怪,重启后的计算机竟把火控计算速度提高了三倍。
海军司令来视察时,看着闪烁的指示灯直皱眉:\"老陈,你这'电子灶王爷'靠不靠谱?\"正说着,计算机突然打印出张纸条:\"建议左舷15度避让暗礁\"。司令将信将疑下令转向,果然躲过一处未标注的礁石群。
阻拦索成了最棘手的难题。大毛给的样品才测试三次就断了,急得着舰指挥官老马直揪头发:\"这哪是拦飞机,分明是放风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