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刀疤脸的谜团
拾月小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九章 刀疤脸的谜团,重生80,开局捡到一只东北虎,拾月小田,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长白山的雪线在初春的阳光下缓缓后退,露出斑驳的墨绿山脊。
林东背着半旧的帆布包,包角还沾着未化的冰晶,大黄则叼着一串尚未完全风干的狍子肉,金黄色的小尾巴扫过身后的雪径,留下一道道蜿蜒的痕迹。
如同在雪中作画一样。
离家数天,母亲的寒症因百年人参得以根治,王老五家的劫后余生像一场跌宕的梦。
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觉得恍惚。
此刻唯有脚底熟悉的冻土触感,提醒他这一切并非虚幻。
茅屋的烟囱正冒出袅袅炊烟,林晓丽的笑声混着劈柴声从院里传来。
林东闻声便心里一暖,嘴上立马笑了起来。
推开被风雪磨得光滑的木门时,刘桂兰正坐在炕边纳鞋底,阳光透过糊着报纸的窗棂,在她鬓角的新雪上镀了层金边。
“妈!”
刘桂兰手中的锥子“噗”地扎进鞋底,猛地抬头,看见门口黑了瘦了的儿子,眼圈瞬间红透。
林晓丽尖叫着扑过来,撞得林东一个趔趄,小姑娘的辫子扫过他脸颊,带着灶膛的烟火气:“哥!你可算回来了!赵医生走的时候还念叨你呢!“
大黄蹭着刘桂兰的腿,喉咙里发出委屈的呜咽,被她摸着脑袋顺毛:“苦了我大黄了,瞧这爪子上的伤……“
桌上的搪瓷缸还冒着热气,是赵刚临走前熬的最后一剂调理药。
林东摸着缸沿上的豁口,想起三天前送赵刚到村口的情景——军医背着军绿色挎包,肩章在晨雾中微微发亮,临走时塞给他一小包金疮药,说边疆的雪水配着草药,愈合快。
“赵哥走的时候,说等明年开春带部队医疗队来巡诊。“
刘桂兰递过热毛巾,“这孩子,走的时候偷偷往米缸里塞了二十块钱,当娘的能不知道?“
她声音发颤,用袖口抹着眼角。
团聚的喜悦里掺着离别的怅然,像雪后初晴的天空,清澈的十分的透彻却带着十分足的寒意。
林东给母亲揉着久坐发麻的腿,听她絮叨着赵刚在的日子,如何把炕头的药罐擦得锃亮,如何教晓丽辨认林子里的草药。
说着说着,便睡着了。
林东找来了被子盖在母亲的身上,就如同小时候母亲对待自己那样。
看着母亲,林东很快便睡着了。
此刻的大黄趴在灶膛边打盹,尾巴时不时扫过林东的脚踝,像是确认主人真的没有什么事。
傍晚时分,徐苗苗踩着薄雪来了,棉袄口袋里鼓鼓囊囊,掏出两个冻得硬邦邦的柿子:“婶子,林东,尝尝我家树上的冻柿,甜着呢!“
她的目光落在林东脸上,被风霜刻出的痕迹让她鼻尖一酸,却故意扬起下巴:“哟,林大英雄回来啦?金杯赛的汽车呢?藏哪儿了?“
提到汽车,林晓丽立刻来劲:“苗苗姐,我哥赢的是北京212!绿皮的,能坐好几个人呢!就停在村头的谷仓边,我爸拿油布盖得严严实实!“
那辆北京212是林东在金杯狩猎赛上的奖品,墨绿色的车身在雪地里像头蓄势待发的猎豹。
徐苗苗跟着林东去谷仓,看着他掀开油布,露出锃亮的车头,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冰冷的铁皮:“真威风啊……以前只在电影里见过。“
虽然已经坐过一次,但是上次实在是太短了,又过去那么久。
而且她的目的也不在坐车,而是林东。
月光爬上谷仓的草垛时,两人坐在车斗里,徐苗苗掰着冻柿,红彤彤的果肉映着她发亮的眼睛:“这次去山里,是不是又遇上啥惊险事了?老实交代,是不是又跟熊瞎子干仗了?“
林东接过她递来的柿瓣,冰凉的甜意顺着喉咙滑下,他便把雪谷寻参、黑熊搏斗、虎狼相搏的事捡紧要的说了。
不过却是省去了疤脸团伙和狼群围攻的血腥细节,免得徐苗苗担心。
可是徐苗苗还是担心的害怕了起来。
徐苗苗听得瞪大了眼睛,柿子核攥在手里忘了扔:“你……你遇到白化虎了?就是黑风口那只?“
她声音发颤,想起去年林东被李二虎追杀时,正是那只白虎引来了护林队。
“不仅遇到了,还帮了我们大忙。“
林东笑了笑,看着徐苗苗煞白的脸,故意逗她,“可惜啊,这次没带你去,不然以你的枪法,早把那群狼打跑了。“
“谁要跟你去!“
徐苗苗捶了他一下,眼圈却红了,“下次再敢一个人冒险,我……我就不理你了!“
她的语气带着嗔怪,却藏不住浓浓的关切。
谷仓外的大黄打了个响鼻,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
三天后,林东和徐苗苗决定去镇上的黑市处理这次的收获。
一大早上,北京212的引擎在雪地上发出沉闷的轰鸣,引来全村人围观。
把要带上的猎物全部上到车上后,林东便启动了车辆,在众人的注视下,离开了。
然而半路上,林东却是将汽车的操纵权交给了徐苗苗,满足了她的好奇心。
汽车碾过结着冰壳的土路,徐苗苗握着方向盘,指尖因激动而微微发抖。
这是她第一次开汽车,墨绿色的车身在白茫茫的田野里格外显眼,路过公社时,正在扫雪的大爷们直起腰,手搭凉棚看着这辆“铁疙瘩“,嘴里念叨着“出息了“。
“以前跟着我爸打猎,最远到过镇外的伐木场,“
徐苗苗看着后视镜里缩小的村庄,“从没想过能开着汽车去黑市。“
林东倚着副驾驶,给她再次讲黑市的规矩:“一会儿进去别多说话,跟着我。王水那胖子认货物不认人,但还算守信用。“
“只要跟着我就没有事!”
他从后座拿出兽皮包裹,里面是白虎帮他们叼来的紫貂皮、狐皮,还有几张完整的狍子皮,在雪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他相信,这些东西一定能够卖不少的钱!
黑市藏在镇郊废弃的砖窑里,蜂窝状的窑洞被分割成一个个小黑屋。
林东熟门熟路地拐进最里面的窑洞,门口堆着半人高的废铁,墙上用粉笔写着歪歪扭扭的“水记“。
推开门,一股混杂着机油、铁锈和烟草的气味扑面而来。
“哟!这不是林老弟吗?“
一个穿着油腻棉袄的胖子从一堆零件后钻出来,脸上的肉挤成一团,正是王水。
他看见林东身后的汽车,眼睛一亮,又很快被林东手里的包裹吸引,“带啥好东西了?快让哥瞧瞧!“
王水的小黑屋像个兵器库,墙上挂着老式的三八步枪,角落里堆着木箱,上面写着“军工用品严禁倒卖“。
林东把兽皮摊在油腻的工作台上,紫貂皮的绒毛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幽蓝,狐皮的尾巴蓬松如火焰。
“乖乖!“
王水的小眼睛瞪圆了,肥厚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抚摸着貂皮,“这品相……少说十年没见过了!还有这狐皮,火狐啊!“
他拿起放大镜,对着貂皮的毛囊看了又看,“野生的,绝对是野生的!“
徐苗苗站在林东身后,看着墙上的枪支和桌上的手榴弹模型,手心微微出汗。
她注意到角落里有个铁柜,柜门没关严,露出半截闪着蓝光的枪管。
“林老弟,你这是走了什么大运?“
王水咽了口唾沫,开始麻利地清点,“紫貂皮一张,按市价三百块;火狐皮两张,各两百;狍子皮五张,每张五十……总共一千二百块!“
1980年代的一千二百块是笔巨款,相当于普通工人两年的工资。
然而林东不动声色:“王哥,这价可有点低了,去年你收李二虎那张普通狐皮都给了二百五。“
王水嘿嘿一笑:“那能一样吗?李二虎那是带血腥味的皮子,你这可是干净货。再说,现在查得严,我这小店……“
他话没说完,眼睛瞟向徐苗苗,“要不这样,一千二现金,再搭你二十颗手雷,新到的货,军工品质!“
林东想起疤脸团伙的狼群,点了点头:“再加五十发步枪子弹。“
“成交!“
王水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票子,还有二十个墨绿色的手雷,引信闪着金属的冷光。
紧接着他又扔过来几个纸包,里面是五十发黄铜子弹。
徐苗苗看着桌上的手雷,想起林东说的狼群,心脏猛地一缩。
她拽了拽林东的袖子,低声说:“我们要这个干什么?“
“防身。“
林东把钱和手雷塞进帆布包,拍了拍她的手背,“走吧。“
离开黑市时,王水送他们到门口,低声说:“林老弟,最近镇上不太平,听说李二虎的旧部在找你,你小心点。“
他指了指林东的汽车,“这么扎眼的家伙,别到处晃悠。“
镇中心的供销社在午后阳光下拉出长长的影子,木质招牌上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被岁月磨得有些模糊。
林东把汽车停在供销社门口的空地上,立刻引来一群孩子围观,有胆大的伸手摸了摸轮胎,被同伴笑着推开。
林东
“苗苗,你去买些红糖和花布,给我妈和晓雅做件新衣服。“
林东把钱分给她一半,“我去看看有没有零件,汽车的雨刮器有点松。“
供销社里弥漫着肥皂、布匹和劣质香烟的混合气味。
徐苗苗挤在人群里买红糖,玻璃柜台后的售货员用牛皮纸包糖的手法熟练,秤杆扬得高高的。
林东则钻进角落里的五金区,货架上摆着锈迹斑斑的螺丝和灯泡,他找了半天,才找到适配的雨刮器胶条。
“同志,有没有上海牌手表?“
一个穿着干部服的中年男人在钟表柜台前问。
“没货,早就断供了。“
售货员擦着玻璃,头也不抬。
林东想起父亲手腕上那只走时不准的旧表,心里一动。
他走到钟表柜台前,果然只有几个塑料电子表,价格贵得吓人。
然而正打算离开,却听见外面传来嘈杂的喧哗声。
“快看!这是谁的车?“
“北京212!啧啧,还是军绿色的!“
“谁这么有钱?怕是镇上的干部吧?“
林东心里咯噔一下,和徐苗苗对视一眼,赶紧往外走。
只见汽车周围围了一圈人,一个穿着喇叭裤的小年轻正扒着车窗往里看,嘴里叼着烟,手指在方向盘上敲着拍子。
“喂!你干什么呢?“
林东喊道。
小年轻回头,上下打量着林东,见他穿着打补丁的棉袄,嗤笑一声:“这车是你的?别吹了,乡下佬还能开汽车?“
徐苗苗皱起眉头:“我们的车,怎么了?“
“你们的?“
小年轻吐了个烟圈,声音提高了八度,“大家快来看啊!有人冒充车主!这破车明明是我三叔从县里开来的,怎么成他们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