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霍小玉债市,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豪士腰间缠着七色丝绦,每道颜色代表一家柜坊的债权。他掷出霍小玉的血泪券,冷笑道:\"李十郎可知,西市'同心券'的暗盘已跌至三文一尺?\"突然扬手击缶,门外涌入十二名昆仑奴,各捧鎏金算盘噼啪作响。
李益面色惨白。他未料到黄衫客早已吃进九成血泪券,此刻逼他按原始面值兑付——这需变卖祖宅田产,更要冒犯范阳节度使的庇护。昆仑奴的算珠声渐如急雨,庭中老槐突然拦腰折断,树心竟塞满借贷契约的残片。
情资通鉴
轧空反杀术:第三方资本的暴力清算
黄衫客代表唐代的\"秃鹫资本\"。其操作分三步:先趁恐慌低价收购血泪券(类似现代垃圾债券),再通过武力威胁逼迫发行人高价赎回,最后利用抵押物(李益祖产)套现。《云溪友议》记载,大中年间有西域胡商组建\"讨债社\",专雇泼皮为妓女追讨负心债,黄衫客或是此类组织的升级版。
四、碎玉焚券终成空
五更鼓响时,霍小玉握着紫钗咽下最后一口气。
黄衫客将她的尸身裹进波斯氍毹,氍毹暗纹竟是一幅长安钱路图。\"小娘子这缕怨魂,\"他对李益冷笑,\"值三百张往生券,够你在阴司抵十年阳寿。\"突然扬手撒出漫天纸钱,每张都印着李益的生辰八字。
三日后,李益被卢氏逐出家门。他流落西市时,见胡商正拍卖霍小玉的遗物:那支紫钗被熔作金锭,锭底刻着\"情资归零\";血泪券的灰烬混入陶土,烧成夜壶售与考生——喻其\"满腹虚誓终成秽\"。
情资通鉴
价值湮灭律:情资泡沫的终极归宿
霍小玉之死象征情资市场的彻底崩盘。紫钗熔金体现\"情感残余价值\"的物化,血泪券灰烬制陶则暗喻信用破产后的次级利用。此案揭示唐代情资市场三大铁律:一、过度杠杆必遭反噬;二、道德风险无法对冲;三、最终接盘者永是弱者。《幽闲鼓吹》有云:\"情场如钱场,皆是修罗帐\",恰为此章作注。
生存法则:
\"莫将海誓换飞钱,休把心笺作押签。黄衫虽能追负券,紫钗终究化铜钿。\"
——唐·佚名《平康债谣》
(注:铜钿即铜钱,喻指情感证券化的终极物化结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