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遗存在四川方言的古汉语文字:?
巴蜀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2章 遗存在四川方言的古汉语文字:?,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巴蜀散人,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方言就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说文》、《集韵》里的很多古汉语字词,普通话里已经几乎不用了,但是在不少方言里,还完整地遗存了下来。
今天说说“?”字,一个遗存在四川方言的古汉语文字。
?,普通话音song,繁体字为“?”。释义如下:
<书>挺立;挺起:~身。如:杜甫《画鹰》:?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方>推。
可见“?”字在普通话只存于书面语,包括古汉语中,释义为“挺立;挺起”。现代汉语中,主要就是部分方言在使用,释义为推。
《集韵·肿韵》: ?, 笋勇切。执也, 推也。”
《正韵》?,息勇切,音悚。执也,推也。
摘录《字统网》记载的“?”字在部分方言中的释义如下:
(方)赣语 宽 黎川 su?? 推
(方)官话 他 牟平 so????,银川 ?ua??? 1抓住对方猛然推搡(牟平)2用力往下掼(银川)
(方)吴语 宽 温州 ?y??? 用脚蹬(温州)
(方)吴语 他 金华 so?535 猛推(金华)
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考释》: “?:(往前或往上) 推。”其实“?”并无必要区别是往前还是往上推,既可以往前推,又可以往后推。
一些文献资料,也有“?”释义为推的记载。
《敦煌掇琐》卷一○三 《字宝碎金》: “手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