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少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3章 摧枯拉朽,席卷北地,时空食堂:开局喂饱朱元璋,最初的少年,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随军的文官队伍,按照朱标之前提出的“广施仁政”策略,安抚百姓,开仓济贫,登记户口,丈量田地,迅速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北方饱受战乱和元廷压榨的百姓,终于看到了希望,纷纷箪食壶浆,迎接王师。许多青壮年更是主动报名参军,加入到北伐的队伍中,让明军的声势愈发浩大。

与明军的节节胜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元廷内部的恐慌与混乱。

大都城内,主战派与议和派的争吵愈发激烈。王保保虽然极力主张抵抗,但面对明军摧枯拉朽的攻势和不断传来的噩耗,也感到力不从心。他的部队虽然精锐,但数量有限,且难以得到朝廷的有效支援。而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元军将领,更是望风而逃,毫无战意。

“南明朱逆,竟如此势不可挡!”元顺帝坐在龙椅上,脸色苍白,双手颤抖。他没想到,自己引以为傲的帝国,在短短一个月内,竟然被朱元璋打得如此狼狈。

“陛下,明军势大,不若暂避锋芒,北迁上都?”一位议和派的大臣颤颤巍巍地建议道。

“北迁?!”王保保怒目圆睁,厉声呵斥:“难道要放弃大都,放弃中原亿万百姓吗?我大元岂能如此懦弱!”

然而,他的声音显得如此微弱,难以压制住大殿内弥漫的悲观情绪。元顺帝看着争吵不休的大臣们,感觉一阵无力。他想起了之前在食仙居听到的那些关于大元覆灭的预言,心中越发恐惧。

这场仗,似乎从一开始,他们就已经输了。

朱元璋在中军大帐内,听着各地传来的捷报,心中虽然高兴,却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他深知,这只是北伐的开始,元廷的根基虽已动摇,但仍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尤其是王保保和纳哈出等将领,绝不可小觑。

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顺利的开局,程宇提供的“未来情报”功不可没。那些关于元军布防、粮草位置、甚至是关键将领性格弱点的信息,都为明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程真人啊程真人,你这本事,真是让咱大开眼界。”朱元璋喃喃自语。他知道,要想彻底推翻元廷,建立一个长久的太平盛世,还需要程宇更多的帮助。

他看了看案几上摊开的地图,目光锁定在大都的位置。那里才是元廷的巢穴,只有攻下大都,才能真正宣告大元的灭亡。

“来人!”朱元璋高声喊道。

一名亲兵快步走进大帐,跪地听命。

“传咱的旨意,让徐达、常遇春、刘伯温即刻前来汴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夫宠崽萌,七零后妈嗷嗷旺全家

拖延症掌门人

快穿之姐要扭转乾坤

赫连如意

铠甲勇士之倒追非人类警官

安之如菲

炮灰只想做任务,清冷大佬他超爱

绿夏新枝

穿越成西门庆我在武侠拈花惹草

尘世间一个迷途的羔羊

洞悉弱点,我爆打神明很合理吧?

星剑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