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一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章 股争落幕,改制之争,漂流一族,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终于,这份融合了多方智慧与自身特色的章程呈现在了股东们面前。股东们仔细翻阅,时而微微点头,时而低声交流,最终,一致通过了这份章程。大家都明白,它既有着突破传统的创新性,又实实在在地贴合公司发展,极具可操作性 。
章程通过后,会议的氛围依旧热烈。当讨论到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机构成员人选时,职工代表邹开平 “噌” 地一下站了起来,脸上带着几分焦急与不满,大声说道:“我对董事人选宋盛郎和监事人选戚梓涵的职工代表身份存疑!宋盛郎是公司中层干部,平日里接触的都是管理层的事务,怎么能有效反映咱们普通职工的意见?还有这戚梓涵,她可是市局林书记的儿媳妇,和大股东说不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往后监督工作还能公正开展吗?” 姜丰刚也在一旁附和,会议室里顿时议论纷纷。
程浩然面色沉静,他站起身,抬手示意大家安静,而后不紧不慢地说道:“两位先别着急,咱们坐下来好好聊聊。” 随后,程浩然与二人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协商。他认真倾听着三人的每一句意见和担忧,不时微微点头表示理解。待他们说完,程浩然才缓缓开口:“我提议宋盛郎,是因为他虽是中层干部,但他这个货栈经理可是职工民主选举出来的,他对基层职工的想法和诉求了如指掌,在公司经营决策上,他能把基层职工的声音传递出来。至于戚梓涵,虽然她和大股东存在关联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就不能公正履职。我相信她的职业操守。”
为了让邹开平、姜丰刚更全面地了解提议人员的情况,程浩然让人拿来了宋盛郎和戚梓涵的详细履历、业绩证明等资料,一一递到二人面前:“你们看看这些,他们的能力和资格是有目共睹的。”
在后续的股东大会上,针对宋盛郎和戚梓涵提出的异议,专门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之后,全体股东就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名单进行了无记名投票表决。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整个会议室,每个人都屏气敛息,等待着最终结果。终于,计票结束,超过半数股东支持程浩然的提议,董事和监事成员名单顺利通过。
这次股东大会不仅顺利完成了所有预先设定的议程,还获得了与会股东们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会议的组织和执行堪称完美,达到了预期效果,虽有杂音,但股东们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和决策充满信心,给予了充分支持。
股东大会结束后,紧接着召开了第一次董事会。会议室内,全体董事围坐在一起,气氛庄重而热烈。经过深思熟虑和详尽的讨论,董事们正式提名程浩然先生担任家家乐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一职。与此同时,理事会也提名毕新民先生为监事会主席。
随着董事长和监事会主席人选的确定,瀛海副食品总公司在全新的管理层架构下,正式开启了新的征程,未来的道路或许充满挑战,但此刻,所有人都满怀憧憬,蓄势待发。
大多数职工们,就像蒙在鼓里的羔羊,对股份制公司这新鲜玩意儿缺乏最基本的认知。他们心里头满是怀疑,看着那些关于股份有限公司的文件,就好像在看天方夜谭。“哼,这所谓的股份有限公司,可不就是换个名头嘛,换汤不换药罢了!” 他们私下里小声议论着,还把这事儿形象地比作阿 q 瞧着辛亥革命时那一脸的懵懂与不屑。这话就像长了翅膀似的,在职工们中间飞速传开,一时间,大家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改革措施都多了几分警惕。
日子一天天过去,公司董事和监事会决策监督骨架搭建完成并开展工作后,焦点问题转移到公司管理层和内部职工持股问题上了。公众和投资者们就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一下子来了精神,眼睛紧紧盯着他们各自持有的股份数量。这问题就像一把火,迅速点燃了整个市场的关注热情。公司里的员工们,私下里都在猜测,这些大人物手里的股份,是不是就决定着公司这艘大船未来要驶向何方。而公司外面,那些精明的市场分析师和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更是不肯放过这个机会,他们恨不得把这些持股信息放在放大镜下瞧,试图从中找出公司潜在的弱点,或是捕捉到未来发展的蛛丝马迹。
在公司董事会上,曹刚大指出:“全体董事会成员必须得按照《公司章程》里约定的出资方式来出资,这一点绝不能含糊!” 此言一出,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原本就嘈杂的场面愈发失控。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激烈地讨论着这个棘手的问题,这场股份制改革的风波,似乎又被卷入了更多未知的漩涡,变得愈发复杂难测。
程浩然瞅准时机,找到了王明亮经理。他脸上带着几分好奇与求知的急切,轻声问道:“王总,我一直对公司内部职工股的情况特别好奇。您能不能跟我讲讲,目前咱们公司内部职工股,大家一共投入多少钱了?” 王明亮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难以捉摸的笑意,那笑容仿佛藏着无尽的秘密,他用一种神秘兮兮的语气说道:“程总,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就目前掌握的情况,咱们都不需要再额外掏钱了,职工股的金额已经足够覆盖所需啦。”
程浩然小声嘟囔着:“职工们平时总喊没钱,说收入不够花,生活压力大得像山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可公司一提出让大家买股份,他们态度一下就变了,还挺慷慨,愿意拿出辛苦挣的钱来买。这反差也太大了,实在让人想不通。” 他的眼神中满是迷茫,望着窗外那斑驳的墙壁仿佛也在诉说着未知的故事,他不知道这场股份制改革还会发生多少意想不到的事,未来的路,又将通向何方 。
程浩然心中猛地一震,突然深刻地意识到,他们前前后后付出的所有努力,竟好似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这种感觉如同一把尖锐的刀,狠狠地刺痛他的心,让他心里极度不平衡,仿佛所有的付出和汗水都瞬间化为泡影,连一点应有的回报都未曾留下。
“肥水不流外人田”。他猛地打了个机灵:企业内部的资源和利益,绝不能轻易流向外部,绝不能让外人轻而易举地从中获益。为了稳稳地守住这份 “肥水”,公司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给资源和利益的大门加上了一把坚固的锁,锁住每一个可能的外泄口子。
一块五毛八购买的股票,过不了几天,这个数字就可能翻倍,变成两块五毛八,甚至可能达到三块、五块。试问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投资能够像这样迅速地带来如此丰厚的回报呢?这种投资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几乎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成本,不需要复杂的操作技巧,也不需要依赖于市场的大环境,只需要一点小小的本金,就能够实现财富的快速增长。这无疑为那些渴望快速致富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可能。
在一段时间的踌躇徘徊之后,职工们似乎突然之间就领悟到了通过购买公司股票实现财富增值这个深刻道理。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文化教育水平并不算高,甚至可能在知识上有所欠缺,但他们认了死理就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固执和坚持。
他们开始四处筹集资金,甚至不惜向亲朋好友借钱,只为了能够购买更多的股份,怀揣着一夜之间成为暴发户的梦想。他们相信,通过投资这些股票,他们能够迅速积累财富,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甚至实现财务自由。整个公司都弥漫着一股疯狂的气息,每个人都被财富的欲望驱使着,而程浩然站在这股浪潮之中,看着这一切,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他深知,这场股份制改革带来的,或许不仅仅是财富的机遇,更可能是一场难以预料的风暴。
他们怀揣着炽热的发财梦,满心欢喜地准备购入内部职工股,仿佛已经看到财富在向自己招手。然而,命运却跟他们开了个残酷的玩笑,一盆冷水毫无征兆地泼来,他们突然被告知那些承载着希望的股票不再对外出售。这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他们的心头。
职工们的情绪就像被点燃的火药桶,群情激愤。他们此前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满心算计着未来的收益,甚至胸脯拍得震天响,向亲朋好友许下了美好的回报承诺。如今,这一切都如泡沫般破碎,失望与沮丧如潮水般将他们淹没。他们的内心满是迷茫与不满,就像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的旅人。他们眼巴巴地望着公司,迫切渴望公司能给出一个站得住脚的解释,急切地想要弄清楚股票停止出售的详细缘由。
于是,他们纷纷聚拢到公司大院,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天马行空地猜测着未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每个人的心中都像揣了只兔子,既有着对未知的期待,又有着深深的忧虑。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程浩然和毕新民两位领导大步走进大院人群。程浩然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声音洪亮又沉稳:“各位同事,先静一静,听我们给大家解释。” 紧接着,他和毕新民开始耐心地向在场每一位员工详细讲解企业入股的相关政策。“这次企业入股,完全尊重大家的个人意愿,买不买、买多少,全由你们自己拿主意,公司绝不强制。” 毕新民推了推眼镜,补充道。
随后,程浩然话锋一转:“但大家要明白,公司的股份总量有限,就好比限时抢购紧俏商品,手快有手慢无,一旦售罄,就再没机会了。”
解释完政策,两位领导没有丝毫懈怠。他们穿梭在职工中间,与大家深入交流。职工们你一言我一语,抛出各种问题和担忧,有的担心资金安全,有的对收益预期心存疑虑。面对这些,两位领导都认真倾听,然后条理清晰地逐一解答,尽力消除职工们心中的疑虑,安抚他们焦虑的情绪。
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个尖锐的声音:“为啥公司不早点把股份平均分给每个人?要是提前规定好每人买多少,哪会有现在这乱子!” 此话一出,不少职工纷纷点头附和。
毕新民闻言,神色平静,不紧不慢地开口:“大家有这样的疑问很正常,我给大家解释下。长期以来,公司财务状况不太乐观,大家的薪资也一直处在较低水平。在做股份分配决定前,公司管理层慎重组织了职工代表大会,对股份购买情况做了详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参与调查的职工代表表示目前没有足够资金购买公司股份。基于这个情况,公司才决定不预先按人头分配职工股。”
毕新民的解释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职工们听后,交头接耳,脸上的疑惑渐渐消散,紧张的气氛也缓和了不少。
毕竟,公司里的员工大多没接受过高等教育,耳根子软,心里也没什么主意,别人说什么就容易信什么。
当公司那两位说一不二的大老板都这么解释后,那些原本被怒火冲昏头脑、情绪激动得像炸开了锅一样的职工们,渐渐安静了下来。虽说职工们心里还是有那么些不痛快,可现场秩序好歹恢复了。他们只能带着一肚子的无奈和不甘,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公司,这场眼看就要失控的闹剧,也终于被成功摁住了。
在一阵又一阵的喧嚣和混乱之后,这场闹得满城风雨的股票购买风波,就像被时间慢慢抚平的涟漪,终于渐渐平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