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恍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9章 迁都之议,穿越之偷天换日,一梦恍惚,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个么?呵呵,杨大人真想知道么……?

杨大人所言不错,汴京乃千年古城,七朝帝都,当今天天下第一大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也可以反过来一想,大凡一国之都,可谓一国之门,天子守国门,君臣经社稷,将卒战沙场,抚百姓,震群邪,抵外辱,都以一国之都为战略经营之地。

一国之都的选址,要依据天下形势和天下列国格局而定,既要考虑能阡陌交通全国各地,便于政通八方,天下货物能够从四面八方便利运往国都,国都的货物与人也能便利输往全国四面八方;

也要考虑到地理位置要选择在上关上险之地,做到易守不易攻,千卒易守,万军难攻,不至于在天下动乱时,容易被造反有野心的野心家的攻破,或者在国力衰弱下行时,被有觊觎之心的敌国攻破。

汴京经千年发展,的确为天下第一大城,但试问杨大人,可曾注意到汴京一马平川,无上关上险,除有黄河可以倚赖外,其它无险可守,若有敌国或反叛的诸侯或造反的贼寇进攻,一旦能越过黄河,入汴京如入无人之境。

想昔年大宋开国太祖皇帝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承袭后周国祚,稳定军心民心士子之心为当时首要,便也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元建国。但待大宋建立情势稳定后,太祖皇帝也曾有过欲迁都之心。

以太祖雄才大略,尚有迁都之心,足见汴京并非是大宋最佳的国都选址之地。

有迁都之想法,实乃起始于大宋太祖皇帝,赖某人并非是第一个。太祖皇帝提议迁都,后来因晋王即后来继位的太宗皇帝以及朝中诸多大臣因各种各样的利益反对,迁都终未成真。

然天下之事,要因天而变,因时而动,杨大人可曾想过,我朝自太祖皇帝开基立国时,已远超一百六十余载。

天下形势现早已大变……。

太祖开国之时,天下四分五裂,诸国林立,天下未曾一统,除北有契丹辽人外,南北皆有诸多地方小国,北有北汉,南有吴越、南唐、南汉、后蜀等地方诸国……。

太祖皇帝依据天下形势,制定先易后难,先南后北之定国国策统一天下,太祖皇帝先出兵灭南方诸国,对北方则先按兵不动。

当时契丹辽人虽强大,然辽若大兴战事于宋,中间还有北汉之国作为屏障,加之当时大宋对北边未有任何大兴刀兵之事,北边一片安宁,国都安于汴京,不出战事,也就看不出有任何危险。

待太祖皇帝后期,南方诸国已灭,要谋划统一北方,于北方终有一战,太祖未战,便已开始着手谋划大宋百年大计。

国都定在汴京,汴京一马平川,若欲与北边契丹辽人一战,辽人强大,又擅长骑射,指不定有什么技高胆大的兵法大家,看出汴京一马平川极易攻的地形,直结摔精锐大军直驱汴京,汴京无险可守,到时别说统一北方了……。

北方没统一成,自己反而陷入了帝都被人万马齐踏一锅端掉的危险。大宋实录有载,太祖皇帝末年,在谋划统一北方时,就曾向群臣征求迁都洛阳的意见,见众臣反对,太祖皇帝借着去洛阳祭祀时,曾居洛阳数日,以此阻群臣反对迁都洛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真不是教父,我只想当个好厨子

六二六二

快穿:这是什么,反派!亲一口

山不语十二

视频通古代各朝老祖宗都疯狂了

布朗尼尼尼尼

西游从一只老猴子开始

行天

徒手裂蛟龙,我真是练气士

衣食五城

暴发户怎么了,有本事别求我啊

四月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