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董小宛
上善若无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三章 董小宛,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上善若无水,海棠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董小宛
“子厚。”</p>
钱谦益耐心规劝“做人要脚踏实地,要务实。”</p>
“好高骛远,喜好大言,徒惹人笑矣~~~~”</p>
开口就是几百万的生意,谁信?</p>
“牧斋先生。”林道坦言“你觉得,料器(玻璃)是否值钱?”</p>
“倒是价格不菲。”</p>
钱谦益摇头“可却并非是什么稀罕物。”</p>
“濠镜的弗朗机人,运过来不少,有些还是带彩的。”</p>
“若是想要便宜的,海商们从倭国那边,也有运过来发卖。”</p>
“你若是卖料器,赚是能赚些,可想要做大却是甚难。”</p>
明末的时候,虽然嘴上喊着禁海禁海的,可江南士绅们,一个个海贸生意做的飞起。</p>
早在当年刘大夏,明面上一把火烧光了造船资料水纹资料航线海图等,暗地里这些宝贵的资料却是全都落入江南士绅之手开始,他们就接管了海贸生意。</p>
不许朝廷做海贸生意,只能是他们自己做。</p>
茶叶,丝绸,瓷器,大黄等等各种物资,贩卖出海,赚回来成船的银子。</p>
面对庞大的入超,欧罗巴商人们也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p>
玻璃制品。</p>
葡萄牙人,荷兰人乃至倭国人,都在拼命的向大明输入玻璃制品。</p>
这玩意不能说遍地都是,可价值上绝对没有那么夸张。</p>
“牧斋先生,若是我发卖的是如同克复一般的料器镜子,你觉得如何?”</p>
玻璃镜子已经发明出来了几十年,只是技术方面还不够成熟,并未大规模普及。</p>
钱谦益对此不置可否“此物我家也有,等见了你的再说。”</p>
单纯靠嘴巴说,他是不会相信的。</p>
“牧斋先生~”鸨母绕过屏风,笑容满面的端来酒水“都这个时辰了,还请赏光用饭。”</p>
“哈哈~~~”钱谦益笑言“倒是叨扰了。”</p>
“牧斋先生赏光而来,是我等的福气。”鸨母说话很好听。</p>
她招呼婢女们端来菜肴,跟着言语“我那女儿得知先生前来,特意亲自下厨做了几道小菜。”</p>
“哦?”</p>
钱谦益也是颔首笑言“我那徒儿在此?”</p>
鸨母趁机招呼“自从随先生与河东君同游黄山归来,她就心心念念的想要为先生弹上一曲,报答先生的恩情。”</p>
“哈哈哈~~~”</p>
钱谦益向着屏风再笑“小宛?”</p>
屏风后,转出一容貌娟妍的少女,身穿月华裙,怀抱红色琵琶上前见礼。</p>
“师傅~~~”</p>
“你师娘一直叨叨。”钱谦益笑着招呼“说你许久未曾给她书信,等见着了你,必要好生说道一番。”</p>
董小宛与柳如是,曾经暗地里竞争过钱谦益。</p>
别看钱谦益年纪大了,还被扫出朝堂。</p>
可人家是正儿八经的东林领袖,曾经做过礼部右侍郎的高位,家中更是诗书簪缨之家。</p>
有名望,有权势,有家财,有才华。</p>
妥妥的豪门。</p>
钱谦益在名技之中,很是吃香。</p>
当初董小宛与柳如是,一起陪伴钱谦益游览黄山,就是暗地里的竞争关系。</p>
最终,钱谦益选择了柳如是。</p>
对于董小宛,则是以收徒的名义,照顾她的面子。</p>
至于说董小宛不给柳如是写信.竞争失败者给胜利者写信,写啥?</p>
难不成要写,你最近过的还~好~吗~~~</p>
没撕破脸拽头发挠面皮就不错了。</p>
简单寒暄了几句,钱谦益终于是为其介绍林道。</p>
“林道,林子厚,做海外蕃市生意的。”</p>
没展现出价值之前,介绍都是如此的随意。</p>
董小宛扫了林道一眼,将手中琵琶递给侍女翠柳,向着林道行万福礼。</p>
“奴家见过子厚公子。”</p>
一直在旁观的林道,就是坐在那儿,颔首点头“有礼了。”</p>
钱谦益不动声色,鸨母笑靥如花,董小宛更是低着头看不清表情。</p>
不过他们心中的想法却是出奇的一致。</p>
‘不懂礼数,不是狂傲之辈,就是第一次来的雏儿。’</p>
菜肴送上桌子,董小宛亲自为林道与钱谦益斟酒。</p>
陪着饮了三杯,她动身来到船窗旁的椅子坐下。</p>
接过侍女递过来的琵琶,戴上指套,熟练的拨动琴弦。</p>
一边弹着琵琶,一边清唱。</p>
她唱的是昆曲。</p>
毫无疑问,林道听不懂词。</p>
他放下酒杯,望向钱谦益“牧斋先生,除了售卖舶来品的店面,我还打算开一家礼品回收店。”</p>
端着酒杯听曲的钱谦益,微微皱眉“当铺?”</p>
当铺,可不是谁都能开的。</p>
“不是当铺。”</p>
林道再度强调“是回收店。”</p>
“只收高价值物品。珠宝首饰,名贵药材,香料黄金等物。”</p>
“只收不当。”</p>
他开回收店,是为了回收有价值的东西,可不收虫吃鼠咬,光板没毛的衣服。</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